「新時代新作業新篇章」邁向“區域性全域旅游城市”
2019-06-20
來源:河北新聞網
邁向“區域性全域旅游城市”
——看石家莊如何借力旅發大會推動城鄉高質量發展

近日,游客乘坐觀光小火車在正定古城游玩。 記者史晟全攝
2017年9月,第一屆石家莊市旅發大會在古城正定成功舉辦。2018年6月、10月石家莊又在鹿泉區、平山縣相繼召開了第二屆和第三屆市旅發大會。今年,石家莊將要舉辦第四屆、第五屆市旅發大會,還將承辦第四屆省旅發大會。
追求卓越,攻堅克難,石家莊舉辦的每一屆旅發大會,都精彩非凡、令人難忘。旅發大會給這座城市帶來了什么呢?記者深入調查發現,短短兩年之間,石家莊以培育壯大旅游產業為目標,以全域統籌發展為方向,通過舉辦旅發大會,持續修復生態環境,不斷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并逐步實現了由過去“景點游”向“全域游”的轉變,還探索出了一條條依托旅游產業鞏固脫貧成效、推動鄉村振興的創新路徑。
如今,石家莊這座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區域性全域旅游城市”正在逐漸走向臺前。
踐行綠色發展,持續推動生態修復和農村人居環境提升
6月17日一大早,石家莊市鹿泉區梁莊村的梁中心打理好自家庭院里的花草,便步行來到距離村莊不遠的西部長青亦禾觀光園。
觀光園的花開得正艷,68歲的梁中心駐足賞花,悠閑自得。
“老支書,天天遛彎、賞花,還挺準時呀?”路邊,帶著工人打理花草的村民梁中祥跟梁中心打招呼。
梁中心笑著朝梁中祥和其他村民招了招手,又指了指遠處翠綠的山崗,說道:“看著村里美了,山上綠了,打心眼里高興??!”
在村里當了15年村黨支部書記的梁中心,說出了梁莊村眾鄉親的心里話。
十年前,梁莊周邊還是石家莊有名的峽石溝垃圾填埋場。光禿禿的山崗再加上常年散發惡臭的垃圾,難以忍受煎熬的村民紛紛搬到了鹿泉城區去住。
“環境的變化得益于西部長青景區大力發展生態綠化,也得益于旅游產業的不斷發展。”梁中祥說。
作為景區的綠化工人,梁中祥清楚地記得:籌辦旅發大會期間景區栽植樹木41萬株,栽植地被綠籬類109萬株,整地播撒花籽34萬平方米,完成荒山荒地綠化2000余畝。
與此同時,在西部長青大力開展生態綠化工程的同時,鹿泉區昔日熱衷采石頭的“灰老板”王增舉,也關掉了自家的水泥企業,在白鹿泉鄉谷家峪村成立了喜谷農宅旅游專業合作社,租下農戶有三四百年歷史的石頭房子,搞起了綠色民宿產業。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和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提升,吸引了一大批綠色項目落戶石家莊。鹿泉區先后建起了中以農科小鎮、土門關驛道小鎮、西部長青德明古鎮、北國奧特萊斯水世界等一批綠色旅游項目。
在平山縣,隨著生態環境資源被發掘,富力健康養生城、恒大十里溫塘、白鹿紅崖古鎮、泓潤生態觀光園、城子溝農旅融合等一批特色鮮明的旅游項目紛紛落地。
“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是城市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石家莊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書記趙俊芳說,石家莊以旅發大會為抓手,大力改善生態環境,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努力把旅游業打造成城市對外開放、招商引資的窗口和名片,進而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打造全域旅游,實現從單一景點向綜合旅游目的地的轉變
石家莊毗鄰京津,擁有6個聯合國認定的“千年古縣”和26家4A級以上景區。然而,守著如此豐富的旅游資源,卻是“來的人不少,留下的卻不多”。
問題到底出在哪?
“景區內業態過于單一,一兩個鐘頭就能看完,早上來了,中午還能趕回家吃午飯!”
“交通也是一大瓶頸,有些景點與景點之間沒有直通路,直線距離很近,繞過去卻要大半天!”
“各地旅游資源過于分散,缺乏系統化整合,餐飲、住宿等配套設施不夠完善!”
……
面對這一道道制約發展的瓶頸,石家莊市以舉辦旅發大會為契機,精準發力,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一方面,圍繞區域整合、業態創新、服務升級,以“旅游+”為抓手,推進旅游業與農業園區、美麗鄉村等其他產業融合,培育旅游新業態、新產品,先后實施了白鹿泉土門關驛道小鎮、岸下石窯小鎮、李家莊鄉村客棧等一大批業態多元的旅游項目。
另一方面,通過交通路網提升改造,推進區域旅游產業整合?!巴ㄟ^對鹿泉區山前大道提升改造,將沿途33個景點串珠成鏈,形成了玉帶串珠、一步一景的旅游之路;在平山縣改造提升了崗南水庫環湖路,打造了一條串聯西柏坡、崗南、溫塘3個核心片區的風景大道。”石家莊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孫瑞峰說。
當前,石家莊在籌辦第四屆省旅發大會工作中,正在全力打造一條沿滹沱河而建,串聯平山、靈壽、正定三地,全長106公里的滹沱河生態走廊,把革命圣地西柏坡和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正定串珠成鏈,進一步實現變“景點旅游”為“全域旅游”的愿景。
連續三屆旅發大會的成功舉辦,已經“引爆”石家莊全域旅游的發展。據統計,2018年國慶節黃金周期間,全市共接待海內外游客628.98萬人次,同比增長18.9%;實現旅游業總收入35.43億元,同比增長22.86%。正定古城游、西柏坡紅色游、太行山水游等非?;鸨?,旅發效應持續顯現。
培育旅游品牌,探索全民共享旅游紅利的創新模式
伴隨全域旅游的快速推進,旅游改革紅利在不斷釋放。
平山縣曾是典型的山區貧困縣,旅發大會不僅改變了這里的村容村貌,也改變了不少村民“一畝地、兩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思想。
平山縣趙家溝村村民白秋書,依托附近佛光山景區的旅游資源,辦起了農家樂、民宿,一家五口人不僅脫了貧,日子也越過越紅火。“俺們家就是沾了旅游的光,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卑浊飼f,自從建起了果香特色小鎮,游客多了,家家戶戶靠著旅游都找到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在石家莊,旅游產業已經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加速器”。
“之前俺沒手藝,為了維持生計四處打工。土門關驛道小鎮開業后,小鎮負責人帶著俺學手藝,才開起了這家小吃店,現在的收入可比打工強多了!”鹿泉區土門關驛道小鎮“粉湯羊血”店女店主、西土門村村民白佳麗告訴記者,現在僅東土門、西土門,就有600多人在小鎮就業,約占兩個村村民總數的三分之一?!鞍硞兇寮w還在河北土門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小鎮經營得越好,村集體分紅就越多,俺們的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p>
“土門關驛道小鎮、谷家峪香椿村以及西部長青景區,這一個個響亮的旅游品牌,不僅讓周邊村莊的村民享受到了旅游發展帶來的紅利,也讓我們蹚出了由‘建設美麗’向‘經營美麗’的新路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找到了新的突破口。”白鹿泉鄉黨委書記郄靜說。
此外,石家莊還注重挖掘文化積淀,培育文旅融合新業態,著力構建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的旅游產品體系,不僅滿足著游客的需求,更提高了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滿足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