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全國將推出4400余項活動
2019-06-03
來源:勁旅網
5月30日,文化和旅游部召開第二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司長陸瓊、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胡雁、陜西省文物局副局長周魁英、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張建華出席會議并介紹了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文博類和非遺類宣傳展示系列活動的相關情況。
陸瓊表示,文博類宣傳展示系列活動主題為“保護革命文物 傳承紅色基因”,屆時,我國4296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354家博物館(含808家革命紀念館、博物館),將通過免費開放、門票優惠、義務講解、革命精神宣講、文化遺產論壇等多種形式,推出精彩紛呈的遺產日活動。
據了解,文博類展出活動主場城市6月8日將在陜西省延安市舉辦,活動包括開幕式、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論壇、革命舊址開放、文化遺產公開課等9項主要內容。周魁英表示,主場城市活動將有眾多亮點凸顯,包括5G技術、立體式包裹球幕、5D巨幅弧幕等新技術,以及5G通信技術的現場連線直播,此外還將采用更多年輕人喜愛的宣傳形式。
除了延安主場城市系列活動之外,國家文物局倡導全國各地文博單位結合今年遺產日主題,依托文物資源組織開展相關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天津等15個省將在省內舉辦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全國各省擬舉辦1200多個省級層面(包括計劃單列市)的革命文物主題宣傳活動和文物惠民服務項目。
陸瓊稱,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文博宣傳活動重點更加突出、主題更加鮮明、更加注重文物資源共享。
與文博類展出活動同時舉辦的還有非遺宣傳展示活動,今年非遺宣傳展示活動主題為“非遺保護,中國實踐”,文化和旅游部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后將集中開展系列非遺宣傳展示活動。
胡雁向記者介紹,由文化和旅游部牽頭組織的兩項重要活動為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節目——“非遺公開課”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影像展。同時,國家圖書館將舉辦“非遺講座月”活動;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將舉辦“把遺產交給未來·2019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各省(區、市)也安排了本地區非遺宣傳展示主會場活動,并統籌各級文化和旅游部門組織各具特色、內容豐富的非遺活動,全國聯動,營造濃厚的遺產日氛圍。
6月7日至10日,文化和旅游部、廣東省人民政府還將共同主辦非遺宣傳展示主會場活動,地點在廣州市。期間,還將發布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傳統工藝振興優秀案例和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優秀案例。
據了解,為配合主場活動,廣東省將在遺產日期間集中開展121項本地活動,展示千年商都非遺保護成果。今年的活動著重突出傳承性、體驗性、學術性和群眾性,張建華這樣講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