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甬兩地攜手進京攬客 文旅資源成亮點
2019-05-27
來源:北京日報
近日,上海市文旅局和寧波市文化廣電旅游局聯合進京舉辦滬甬文化和旅游推介會。上海市黃浦、浦東、虹口、寶山、嘉定、金山、松江、青浦、奉賢共9個區以及陸家嘴“四高”、海昌海洋公園等7家上海標志性景區點,寧波天一閣、溪口景區等5A級地標景點共同參與,推出最新最熱的文化旅游資源,向北京市民展示出兩地的中華文化、地域文化和現代時尚文化。
在推介會舉辦現場,來自兩個城市的文創品展示和非遺技藝展示,吸引不少市民拍照。來自上海的絨繡織造技藝傳人徐月玲從事絨繡已經有47載,她說:“這一輩子就干這一件事,以針代筆,以線代色,一經一緯仿世界,千針萬線繡乾坤。”文創品展示區域則展示了由上海博物館帶來的董其昌系列、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帶來的紅色文創系列及上海歷史博物館的文創作品等展品,將豐厚的歷史文化與時尚設計相結合,讓人眼前一亮。
來自上海博物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及上海歷史博物館的文創衍生品讓人眼前一亮

上海的絨繡織造技藝傳人徐月玲從事絨繡已經有47載,一輩子以針代筆,以線代色,千針萬線繡乾坤

為方便北京市民深入挖掘海派文化,春秋旅游還帶來了“看大戲,游上海”的主題介紹。作為2019年度上海文旅業發布的首個重磅項目,“看大戲,游上海”充分發揮了旅游“大產業、大民生、大展示”的作用,將海派文化經典元素與旅游線路有機融合。
眼下,“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正在上海舉辦,下個月第25屆上海電視節和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也將相繼登場,這些文化盛事都為文旅深度游創造了條件。目前,上海已圍繞“看大戲,品美食,游上海”、“游浦江兩岸,看上海新顏”、“追尋城市秘境,尋找上海春天”、“各區節慶活動”四個主題,設計推出了40條文化旅游精品路線。 上海文旅局還通過“建筑可閱讀”項目,為上海584棟優秀歷史建筑設置了二維碼。
5月27日,2019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還將舉辦“上海日”開幕活動,以文化旅游推介和文藝演出融合的形式與市民游客充分互動,提供更加豐富的文化和旅游資訊。就是其中一塊重要內容。規范草原旅游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呼和浩特市敕勒川草原文化旅游區是草原旅游的龍頭。該景區總經理解英武表示,景區從規劃建設到開放運營,都非常注重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結合,所建項目均在自然保護區之外,通過退耕還草實現了萬畝敕勒川草原之美,環湖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并形成以蒙元文化為核心主題的景觀區。
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廳長賀志亮表示,今年相繼制定了《黃河幾字灣文化旅游風情帶發展規劃》《環京津冀內蒙古千里草原風情帶發展規劃》《“烏阿海滿”旅游一體化發展規劃》,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核心,進一步健全草原旅游服務體系,配套驛站、生態停車場、觀景攝影平臺、馬場馬道等旅游功能設施,引導規范出游、文明自駕游,促進內蒙古旅游科學發展。
來自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的資料顯示,內蒙古正以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為契機,在發展旅游的同時進一步加強生態保護工作,并提出明確要求。一是對全區各盟市草原旅游進行摸底調查;二是編制草原旅游發展規劃;三是牢牢把好審批關,全面、嚴格控制草原旅游無序發展;四是緊跟市場需求,推動草原旅游轉型升級。
從今年2月開始,克什克騰旗便結合本地旅游發展實際,編制實施《克什克騰旗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和《克什克騰旗“五區三線”旅游控制性詳細規劃》,在烏蘭布統、達日罕、達里、巴彥查干等地科學設置旅游規劃區,對全旗草原旅游項目進行合理布局,推進草原旅游項目逐步規范、旅游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不僅如此,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興安盟阿爾山、額爾古納濕地、克什克騰草原、阿魯科爾沁草原、大青溝等還被列入《全國生態旅游發展規劃》。
對此,賀志亮表示,下一步,內蒙古將進一步發揮旅游帶動系數大的優勢,培育一批自治區級生態旅游協作區、建設一批重點生態旅游目的地、打造一批精品生態旅游線路,形成點線面相結合、適應多樣化需求的生態旅游格局,打造內蒙古文化和旅游發展的新樣本,助力全區經濟社會創新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