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教育科技賦能文旅產業:建特色文創鄉創二級學院
2019-05-16
來源:中新網

甘肅省高臺縣農民邢余杰創建的博物館通過挖掘展示具有西部特色的民俗藏品,進一步保護和弘揚本土民俗文化。 楊艷敏 攝
中新網蘭州5月16日電 甘肅省政府辦公廳披露,為發揮教育科技支撐引領作用,賦能文化旅游產業,促進教育科技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加快綠色發展崛起。
甘肅在制定的教育科技賦能文旅產業實施方案提出,通過5年持續賦能,使教育科技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培養一批滿足全省文化旅游發展需要的高水平人才,打造推出一批優質文化旅游項目和產品,文化旅游煥發新活力,在助推綠色發展崛起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甘肅皮影雕刻藝人趙德才伏案按照紙質模板雕刻皮影。 劉薛梅 攝
甘肅將調整學院學科專業結構,精準對接文旅產業發展新趨勢,支持西北師范大學和蘭州文理學院聚焦服務文化發展,蘭州理工大學和蘭州交通大學聚焦服務文旅產業規劃設計,蘭州大學、甘肅農業大學和河西學院聚焦服務鄉村振興,甘肅中醫藥大學聚焦服務康養文旅產業,分別創建差別化、錯位、互補的特色文創鄉創二級學院。
在人才培養培訓方面,調整文旅賦能相關專業課程結構,在文化、藝術、設計、旅游、規劃等專業中,增設文旅賦能專業課、選修課和專業通識課。在涉農、涉工等專業中,增設文旅賦能的選修課,在有關專業課程中增加文旅賦能的教學內容。

甘肅省高校“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培計劃”培訓成果展。 楊艷敏 攝
實施方案提出,加強中職導游、音樂、舞蹈等旅游演藝服務人才和手工藝、文創制造業、文旅裝備制造業技術工人等未來文旅工匠人才培養。引導省內高校、職業院校與文化旅游企業根據實際需要,持續推進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每年為全省4A級(含)以上景區安排3—5名學生頂崗實習,為文化旅游業發展培養500名本土化人才。
甘肅將借助文創鄉創二級學院、甘肅廣播電視大學等高等繼續教育和職業教育優質資源,制定并實施“文旅賦能鄉村領頭雁專項培訓計劃”和“農民工求學圓夢行動”,大力培訓鄉村帶頭人、職業農民、鄉村黨政管理干部等文旅賦能、文創鄉創骨干人群。

圖為蘭州水車展示。 楊娜 攝
甘肅提出,開發鄉村“智慧旅游”移動終端APP和休閑農業產品,滿足市場多元需求。積極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依托省內高校和科研院所,圍繞農業觀光、休閑養生、綠色食品等文旅新產業,著重開發具有甘肅特色的農耕文化、民俗文化,深入挖掘鄉間小調、手工技藝、民族服飾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鄉村活態文化。
在保障機制上,構建“省、市、縣、鄉四級統籌推動”+“政府、學校、行業、企業四方責任聯動”+“賦能聯盟、文創鄉創學院、賦能平臺、示范項目四域點陣帶動”的三維長效保障機制,確保教育科技助推文旅產業駛入良性、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的快車道。
根據實施方案,力爭到2023年,組建2個文化旅游產教融合聯盟,組建8個左右文創鄉創二級學院,建設10個左右省級特色骨干學科專業,增設10個左右高職高專文旅賦能相關新專業(方向),培養10個左右省級教學名師,培育5個左右省級精英團隊,創建5個左右省級大師工作室,開發一批課程資源和精品教材,建設一批文旅賦能示范項目,搭建5個文旅賦能平臺。

